“十四五”能源規劃出臺 非化石能源發電量比重達到39%
近日,國家發改委與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對“十四五”時期我國構建現代能源體系、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等工作進行規劃和部署。根據《規劃》,到2025年,我國發電裝機總容量達到約30億千瓦,其中明確常規水電裝機量達到3.8億千瓦,抽水蓄能裝機量達到6200萬千瓦,核電裝機量達到7000萬千瓦。根據以上數據測算,預計2025年風電和光伏合計裝機量達11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達到4000萬千瓦。
正能量科技將“十四五”時期現代能源體系建設的重點內容總如下,方便大家閱讀:
能源領域現存的主要短板技術裝備基本實現突破。前瞻性、顛覆性能源技術快速興起,新業態、新模式持續涌現,形成一批能源長板技術新優勢。能源科技創新體系進一步健全。能源科技創新有力支撐引領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能源保障更加安全有力
到 2025 年,國內能源年綜合生產能力達到 46 億噸標準煤以上,原油年產量回升并穩定在 2 億噸水平,天然氣年產量達到 2300 億立方米以上,發電裝機總容量達到約 30 億千瓦,能源儲備體系更加完善,能源自主供給能力進一步增強。重點城市、核心區域、重要用戶電力應急安全保障能力明顯提升。
能源低碳轉型成效顯著
單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五年累計下降 18%。到 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 20%左右,非化石能源發電量比重達到 39%左右,電氣化水平持續提升,電能占終端用能比重達到 30%左右。
能源系統效率大幅提高
節能降耗成效顯著,單位 GDP能耗五年累計下降 13.5%。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就近高效開發利用規模進一步擴大,輸配效率明顯提升。電力協調運行能力不斷加強,到 2025 年,靈活調節電源占比達到 24%左右,電力需求側響應能力達到最大用電負荷的 3%~5%。
創新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新能源技術水平持續提升,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安全高效儲能、氫能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減污降碳技術加快推廣應用。能源產業數字化初具成效,智慧能源系統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十四五”期間能源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 7%以上,新增關鍵技術突破領域達到 50 個左右。
重點任務
先進可再生能源發電及綜合利用技術之太陽能發電及利用技術空間快速打開,企業將迎來高速增長期。
(1)新型光伏系統及關鍵部件技術
[集中攻關]研發大功率中壓全直流光伏發電系統技術與大功率直流升壓變換器,實現直流變換器電壓等級 30 千伏及以上;突破大型光伏高效直流電解系統技術及萬安級高效率直流電解變換器;開展近海漂浮式光伏系統技術及高可靠性組件、部件技術研究。
(2)太陽能熱發電與綜合利用技術
[集中攻關]開展熱化學轉化和熱化學儲能材料研究,探索太陽能熱化學轉化與其他可再生能源互補技術;研發中溫太陽能驅動熱化學燃料轉化反應技術,研制兆瓦級太陽能熱化學發電裝置。
[應用推廣]開發光熱發電與其他新能源多能互補集成系統,發掘光熱發電調峰特性,推動光熱發電在調峰、綜合能源等多場景應用。
聚焦“雙碳”目標,推動綠色發展: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再生資源利用的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對再生資源利用水平及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體系起到了良好的指導與促進作用。根據《“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到2025年我國資源循環型產業體系基本建立,覆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基本建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再生資源對原生資源的替代比例進一步提高。再生資源市場空間快速打開,企業將迎來高速增長期。
內容來源網絡
相關資訊
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光能寶盒發電地磚| 解放能源,安全暢行!
- 解決大型公共設施高效發電、美觀問題的利器-光能寶盒發電地磚
- 解放能源之力,打造安全高效的光能寶盒發電地磚
- 從陽光到電能:揭秘光能寶盒發電地磚背后的“黑科技”
- 光能寶盒發電地磚|大型公共設施項目的安全高效發電新選擇
- 解決大型公共設施項目發電難題,光能寶盒發電地磚助您實現多重投資回報
- 光能寶盒發電地磚|創新科技助力大型公共設施項目
- 解鎖大型公共設施項目的光伏發電新選擇--光能寶盒發電地磚
- 光能寶盒發電地磚,解決大型公共設施的安全、高效發電和美觀需求
- 解決公共設施安全和發電難題的光能寶盒發電地磚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